当前位置:首页 > 中职中专 > 中职中专报考 > 正文
中职生上专本贯通大学值得吗?

时间:2024-07-26 22:47:36 | 学思网

中职生上专本贯通大学值得吗?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中职生上专本贯通大学值得吗?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职生上专本贯通大学值得吗?

中职生上专本贯通大学值得吗?

值得。

专本贯通指的是专本套读,大多数是采用“3+2”模式的。“3+2”就是指专科生在专科院校校读到大三的时候,报名参加至少是省一级的统招考试,如该生被本科院校录取,就可以在那个学校读书两年。两年之后,该生就可以拿到该本科院校的文凭,为第一学历。

读中本贯通注意事项: 学思网

1、中本贯通的录取人数在不断上升,从近几年的招生计划统计来看,未来招生人数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2、中本贯通对于学生的中考成绩有较高的要求,热门专业一般需要达到区重点高中的水平,相对冷门的专业也至少需要达到普高水平,因此,中本贯通比较适合定位普高和区重点的中考生,定位中职校的中考生在中考文化课上需要加把劲。

中职生上专本贯通大学值得吗?

“中职贯通”是什么意思?

中职贯通又指中高职贯通

简介

  • 有职业志向的孩子,本身就喜欢这个专业,愿意今后从事这样的工作。中高职将提高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中来自企业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30%,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40%。

模式

  • "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不同于以往曾推出的"3+3"中高职校贯通模式。如今的新模式不再只是简单的物理上的叠加,而更类似于"化学变化"。不仅学习时间缩短一年,学校在课程方面的改革更是最大的亮点。据悉,学校老师将"吃透"中高职教材,并编写校本教材,为学生更科学、合理地编排、衔接好中高职的全部课程。

  • 学生5年的学习效率大于以往的"3+3"中高职的学习模式。学校将加强学生的实训课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实训+理论的教学模式,对高年级的学生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入学伊始就循序渐进地了解这个职业,同时也将专业知识学得更扎实。

  • 学校将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首先从课程上进行改革,以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以能力为主线的整体设计思路,重新组合课程,节约之前重复学习的时间,做到知识结构的连贯性。同时辅以"四合一教学思想",从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出发,培养企业真正急需的人才。

  • 建议学生,在报考专业前要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因为5年的学习跨度不短,学生要做好在同一个环境中保有"新鲜度"的思想准备。同时,学校在安排课程方面也会稍作调整,最大限度地做到中高职的贯通。因此,也许学校在学生低年级时就会同步推进高职阶段的技能准备,在某些方面也会按高职的要求对待学生。

参考资料

360百科:

中职生上专本贯通大学值得吗?

什么专业是贯通中职与高职的?

学思网(https://www.380871.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什么专业是贯通中职与高职的?的相关内容。

云物大智类专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都可以。
智慧农业类专业:智慧农业技术
教育与高端服务类专业: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航空服务
智慧财经类专业:云财务会计电子商务金融事务互联网IT服务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营销
文创与高端服务类专业:非遗传承与设计、餐饮艺术与管理。
智能技术应用类专业:智能汽车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
影视融媒类专业:影响与影视技术、融媒体技术应用
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类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
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
电力技术类专业:供用电技术

贯通学校有会计学软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自动化、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和本科高校招录的学生,1至3学年执行中等专业学校学籍管理办法,4至5学年执行高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办法,完成5年学习任务成绩合格者取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完成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通过专升本转段考试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完成6至7学年学习任务成绩合格者,取得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专升本)毕业证书。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招录的学生,1至3学年执行中等专业学校学籍管理办法;完成3年学习任务,成绩合格者取得普通中等专业教育毕业证书;4至5学年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成绩合格者取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完成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通过专升本转段考试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完成6至7学年学习任务成绩合格者,取得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专升本)毕业证书。

以上就是中职生上专本贯通大学值得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学思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思网:www.380871.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择校咨询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专 业:
  • 学 历:
  • 户 籍: